隋唐前面是哪个朝代

隋唐前面是哪个朝代

隋朝(581年-618年,一说619年或630年)是中国历史上承南北朝下启唐朝的大一统王朝,因唐朝与隋朝的文化、制度、社会特点一脉相承,故史学家常将两朝合称为隋唐。下面是整理的隋唐前面是哪个朝代,欢迎参考阅读!

大定元年(581年)二月,北周静帝禅让帝位于杨坚,北周覆亡。杨坚定国号为“隋”,定都大兴城。随后南下灭陈朝,统一中国,结束了自西晋末年以来长达近300年的***局面。大业元年(605年),隋炀帝即位后,令宇文恺营建东都洛阳,并于大业二年(606年)颁布诏书迁都洛阳。隋文帝在位年间社会民生富庶、人民安居乐业、政治安定,开创了开皇之治的繁荣局面。隋炀帝在位时期修建了贯通南北的大运河,但因过度消耗国力,引发隋末民变和贵族叛变。大业十四年(618年)隋朝灭亡,享国38年。

为了巩固统治,隋朝在政治、经济、文化及外交等领域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政治上确立了三省六部制,巩固中央集权;正式推行科举制,选拔优秀人才,弱化世族垄断仕官的现象;另外建立政事堂议事制、监察制、考绩制,这些都强化了政府机制,根据南北朝的经验而改革政治,兴建了隋唐大运河以及驰道改善水陆交通线。 在军事上继续推行和完善府兵制度,经济上一方面实行均田制并改定赋役,减轻农民生产压力,另一方面采取大索貌阅和输籍定样等清查户口措施,以增加财政收入。外交方面,隋朝盛世也使得当时周边国家和境内的少数民族如高昌、倭国、高句丽、新罗、百济与臣服的***厥等国皆深受隋朝文化与典章制度的影响,外交以日本的遣隋使最为著名。

国号

隋文帝之父杨忠,曾被北周封为“随国公”。杨坚袭此封爵,即位后立国号为“随”,但其认为“随”有走的意思,恐不祥遂改为“隋”。隋朝是五胡乱华后汉族重新建立的大一统王朝。

历史

大隋***

北周虽然灭北齐后国力兴盛,但是北周宣帝宇文赟奢侈浮华,沉湎酒色,政治腐败,还同时拥有五位皇后。外戚杨坚乘机将北周重臣外遣,朝政逐渐由他掌握。

大象二年(580年)6月8日,北周宣帝病死,刘昉、郑译矫诏以杨坚为总知中外兵马事,扶持年幼的北周静帝宇文阐,以大丞相身份辅政。相州总管尉迟迥、郧州总管司马消难与益州总管王谦等人不满杨坚专权,联合叛变反抗杨坚,但被杨坚所派的韦孝宽、王谊与高颎等人平定。

大定元年(581年)二月,北周静帝禅让帝位于杨坚,杨坚登基为帝,是为隋文帝,国号隋,定都大兴城(后改长安,今西安),北周覆亡。

南下灭陈

隋文帝意图南灭南朝陈,采纳高颎的策略,干扰陈的农业生产,破坏陈的军事储积,使陈损失惨重。隋文帝于隋与突厥之战胜利后,开皇七年(587年)十月废除西梁国。次年发动灭南朝陈战争,隋文帝命晋王杨广为行军元帅、秦王杨俊、河清公杨素为副帅、高颎为参谋、王韶为司马,兵分八路攻南朝陈。

杨素率水军从巴东顺长江东下,与荆州刘仁恩军联合占领延州(今长江西陵峡口、湖北枝江附近)等上游陈军防御。由公安东援建康之中游陈军也被杨俊军阻于汉口一带,为下游隋军创造有利条件。下游隋军主力乘陈朝欢度元会(即春节)之机分路渡江。行军总管韩擒虎、贺若弼两军钳击建康,与宇文述军包围建康。

开皇九年(589年)二月,隋军攻入建康,俘陈后主,陈亡。开皇十年(590年)九月,隋派使臣韦洸等人安抚岭南,冼夫人率众迎接隋使,岭南诸州悉为隋地,隋朝完成全国统一。

开皇之治

参见:开皇之治

隋文帝倡导节俭,节省了一定政府开支、废除了一些不必要的苛捐杂税并设置谷仓储存食粮。杨坚成功地统一了历经数百年***的中国,从此在大多数的世纪里都保持着他所建立的政治统一。

政治方面,隋文帝统一后,一方面躬行俭朴,一方面采取了许多有利于巩固政权的措施。由于杨坚明白”自古帝王未有好奢侈而能久长者”之道理[36] ,所以由他统治时开始,就提倡生活节俭,宫中的妃妾不作美饰,一般士人多用布帛,饰带只用铜铁骨角,不用金玉。隋文帝曾想用胡粉和织成的衣领,居然搜遍宫殿,都找不到。躬行节俭,使人民负担得以减轻,有利于各项措施的推行。任用官员不限门第,唯才是举,通过考试以取士。隋文帝整饬吏治,曾派人巡视河北五十二州,罢免贪官污吏二百余人,裁汰了地方冗员约十分之三。他还宽简刑法,删减前代的酷刑[37] ,制定隋律,简要刑律,“以轻代重,化死为生”。

经济方面,沿袭北魏的均田制,颁布均田法,定丁男分田八十亩、永业田二十亩。妇女则分露四十亩。又减免赋役,轻徭薄赋,与民休息。如改成丁年龄为二十一岁,受田仍是十八岁,服役少三年。又改每岁三十日役为二十日,减调绢一匹(四丈)为二丈等。此外隋文帝下令重新编订户籍,以五家为保,五保为闾,四闾为族。开皇初有户三百六十余万,平陈得五十万,后增至八百七十万(唐朝最强盛的“开元之治”时期,全国有户八百二十万,比唐朝的最高值略多)。为积谷防饥,隋朝广设仓库,分官仓、义仓。官仓作粮食转运、储积用,义仓则备救济之需。文帝又致力建设,在原长安城东南营建新都大兴城;开凿广通渠,自大兴引渭水至潼关,以利关东漕运。

学术文化方面,隋文帝大力提倡文教,广求图书。他鉴于前代长期战乱,官书散佚,所以下诏求天下之书,凡献一书缣一匹。经一、二年,图书大备,整理后凡得三万余卷。为广置人才,隋朝废除了九品中正制,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也促进了教育、文学的发展。为明全国教化,恢复华夏文化之正统,下诏制订礼乐,以提升国家的文化素质。

军事方面,鉴于南北朝晚期,突厥藉强大的军事力量,不时侵扰北周、北齐。故隋立国后,隋文帝便派兵攻打突厥,后来更采用离间分化策略,促使突厥分为东西两部,彼此交战不已,隋则得以消除北顾之忧。

正由于上述措施的推行,在隋文帝统治的二十多年间,政治较为清明,人口显著增加,府库较为充实,外患较少,社会呈现繁荣景象,史称“开皇之治”,该时期为隋朝的鼎盛时期。 皇位交替

隋文帝晚年颇受诸子的困扰。先是软禁三子秦王杨俊;接着在开皇二十年(600年),将长子太子杨勇贬为庶人,改立次子杨广为太子;仁寿二年(602年),隋文帝将四子蜀王杨秀贬为庶人。

仁寿四年(604年)七月,隋文帝卧病在床,杨广写信给杨素,请教如何处理隋文帝后事和自己登基事宜。不料送信人误将杨素的回信送至了隋文帝手上。隋文帝大怒,随即宣杨广入宫,要当面责问他。正在此时,宣华夫人陈氏也哭诉杨广在她来途中意图非礼她,使隋文帝顿悟,拍床大骂:“畜生何足付大事!独孤误我!”急忙命人传大臣柳述、元岩草拟诏书,废黜杨广,重立杨勇为太子。杨广得知此消息后将柳述、元岩抓入狱,并让右庶子张衡入隋文帝寝殿侍疾并将隋文帝周围的侍从打发走。不久后隋文帝驾崩。杨广即位,是为隋炀帝。

步入盛世

隋炀帝在位前期国力仍然强盛,隋炀帝继位之初便决定营建东都洛阳并于继位第二年即大业二年(606年)颁布诏书迁都洛阳,

以洛阳为中心开凿了沟通南北的隋唐大运河,修驰道与筑长城,带动中原与南北各地区经济社会文化交流与商贸发展,并对四周展开征讨,扩大了隋朝版图。但由于隋炀帝过于急功好利,这些举措相反对社会造成了一定破坏。

由于长安地处偏西,粮食供应困难。大业元年(605年),隋炀帝派杨素、宇文恺等于洛阳兴建东都,以掌控中原与江南经济,在洛阳周边的洛口、回洛等地兴建国家粮仓以备荒年时所使用,洛阳宫城建成后,隋炀帝于大业二年(606年),迁都洛阳。由于每月要役使民丁两百万人,隋炀帝又注重洛阳都城的完善奢华,因此消耗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为了沟通江南经济地区、中原政治地区与燕、赵、辽东等军事地区的运输与经济发展,隋炀帝以洛阳为中心推动了隋唐大运河的建造,大运河带来许多益处:将中国众多水系连接起来,形成运输网络;带动沿岸城市的发展,兴起了许多工商业城市,其中江都(今江苏扬州)发展成为隋朝重要的经济中心之一;促进各个地区的文化发展与民族融合,有人认为这使得中华文明成为有机体的整体文明。

然而,由于隋炀帝急促兴建大运河,消耗大量人力财力,为人民带来很多负担。掘河的民夫,经久不息地劳动,加上疾病侵袭,死亡人数占全部一半以上[54] 。大业元年(605年),隋炀帝开凿通济渠的同时,带后宫、诸王、卫队等大量人群沿运河巡视南方,沿途之上,花费许多资金,征调许多人民。大业三年(607年),隋炀帝巡视北方时,征调北方人民经太行山开凿驰道达并州(今山西太原),并向附属的突厥启民可汗要求突厥民众协助开凿驰道 。隋文帝时期,在朔方、灵武等地修筑长城。大业四年(608年),隋炀帝出巡榆林动员壮丁百余万人,于榆林至紫河(今内蒙古、山西一带)开筑长城以保护突厥启民可汗 。

在政治制度上,隋炀帝改革官制与租调制度,并开始设进士科,最终形成科举制,这些都属于创新典章制度。大业前期是公认的隋朝全盛时期,即使《隋书》也将前七年和后七年分开来写,以示区别。

群雄并起

隋炀帝多次发动战争劳民耗财,最终引起统治危机 。大业七年(611年),山东、河南大水成灾,漂没四十余郡,王薄率众于长白山(今山东章丘)发动叛变,抵制隋炀帝三征高句丽,唱出著名的《无向辽东浪死歌》。当时民变范围大多集中在山东地区,不久被隋军镇压。大业九年(613年),刘元进据吴郡,自称天子,同年被灭。直到杨素的儿子杨玄感于黎阳(今河南浚县)举兵起义,达官子弟纷纷参加,带动全国各地纷纷发动叛变,隋朝统治集团开始***。

河南有翟让、李密的瓦岗起义军。大业十二年(616年),翟让在李密建议下,攻破要塞金堤关(今河南荥阳),打下荥阳诸县。大业十三年(617年),瓦岗军又攻破距都城洛阳的粮库兴洛仓。由于李密擅长作战,翟让让位给他。李密自封魏公,国号魏,以洛阳洛口为根据地。随后占领回洛仓,直逼都城洛阳城下,然而内部猜忌使得李密杀翟让等人,最后投降越王杨侗。

河北有窦建德的起义军,大业十二年(616年),窦建德领导河北叛***战河北各地,占据河北冀州部分地区,两年后自封夏王,国号夏。

江淮地区以杜伏威、辅公祏较强。大业九年(613年),两人在齐郡(今属山东)举兵叛乱,随后南下江南。大业十三年(617年),占领高邮,切断江都(今江苏扬州)与北方的联系。杜伏威自称总管,以辅公祏为长史。

走向覆亡

隋廷在此局势下迅速的土崩瓦解。早在616年,隋炀帝命越王杨侗留守东都洛阳,自己率众前往江都(今江苏扬州)。他下令筑丹阳宫,计划迁都丹阳(今江苏南京)。跟随他的大臣卫士多是关中和中原人,不愿意长居江南,加上江都粮尽,人人北逃中原。大业十四年(618年)4月11日,宇文化及、司马德戡与裴虔通等人发动叛变,弑杀了隋炀帝,拥立隋炀帝侄子杨浩为帝。

不久宇文化及又弑秦王杨浩自封许帝,建国许。

隔年被唐将李神通与夏王窦建德联合剿灭。大业十三年(617年)5月,太原留守、唐国公李渊于晋阳起兵,十一月占领长安,拥立隋炀帝第三个孙子代王杨侑为帝 ,改元义宁,是为隋恭帝。李渊自任丞相,进封唐王。

大业十四年(618年)6月12日,李渊逼迫隋恭帝禅位,6月18日,李渊正式称帝,国号唐,建立唐朝,是为唐高祖。中原地区得知隋恭帝死讯后,6月22日,洛阳都城留守“七贵”拥立隋炀帝次孙越王杨侗为帝,改元皇泰,即隋哀帝,又称皇泰主;次年(619年)5月23日,王世充罢黜隋哀帝,两个月后弑之,隋朝亡。

620年,***厥的处罗可汗派人迎接萧后及隋炀帝的孙子杨政道来***厥,立政道为隋王,把留在***厥境内的中原人交给杨政道管治,建立“大隋”,史称后隋,“有众万人,置百官,皆依隋制,居于定襄” 。630年,唐朝出兵灭亡***厥,另外分兵攻破定襄,后隋才灭亡。

各国朝代时间和顺序

1.夏朝(约公元前2146年-前1675年。)始于夏禹,终于桀,共17帝。根据史书记载,禹传位于子启,改变原始部落的禅让制,开创中国近四千年世袭王位之先河。夏代共传十四朝,延续约471年,为商朝所灭。

2.商朝(约公元前1675年-前1029年。)始于商汤,终于商纣,共30帝。因商朝曾都殷,所以商朝又称殷商。商朝时奴隶制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并在文化,青铜冶炼等发面达到较高的水平。

殷商国都频繁迁移,至盘庚迁殷后才稳定下来,分为“先商”“早商”“晚商”三阶段。其处于奴隶制鼎盛时期,奴隶主贵族是统治阶级,拥有庞大的'官僚统治机构和军队。

3.周朝分为“西周”与”东周“。

西周(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771年)是中国历史上继商朝之后的朝代,由周武王姬发创建。西周自建国起共历11代12王,享国275年。

东周(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56年)是中国历史上继西周之后的朝代,诸侯拥立原先被废的太子宜臼为王,史称周平王,定都洛邑。(东周分为春秋及战国。)

4.秦朝(前221年至前207年,享国14年)始于嬴政,终于胡亥,共2帝。秦朝是由战国时代后期的秦国发展起来的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大帝国。秦朝***君主秦王政自称始皇帝,从此有了皇帝一词语。国号秦,王室嬴姓,故史书上别称嬴秦,以别于其他国号为秦的政权。

5.汉朝主要分为西汉和东汉,是继秦朝之后的大一统王朝。

西汉(又称前汉,公元前202年-公元8年),是刘邦击败项羽之后建立的大一统王朝。西汉上承秦朝,共历12帝,享国210年,自汉元帝后,西汉皇权旁落、外戚与宦官势力兴起,开始走向衰败。公元8年,外戚出身的王莽废西汉末帝,西汉灭亡。

东汉(25年-220年)是中国历史上继西汉之后又一个大一统的中原王朝,传八世共十四帝,享国一百九十五年。东汉是当时世界上的强大国家,而前期六十多年的光武中兴和明章之治,亦是中国史上的盛世之一。公元220年,曹丕篡汉,东汉覆灭,进入三国割据时期。

6.三国时期简介

三国(220年-280年)是上承东汉下启西晋的一段历史时期,分为曹魏、蜀汉、东吴三个政权。赤壁之战时,曹操被孙刘联军击败,奠定了三国鼎立的雏型。

魏朝(220年12月10日—266年2月4日)中国三国时期割据政权之一,后世史家多称曹魏

蜀汉又称季汉(221—263年),由于刘备所建立的政权以蜀地为根据地,所以多被称为“蜀”。

吴国(229年5月23日—280年5月1日),三国之一,是孙权在中国东南部建立的割据政权,国号为“吴”,史学界称之为孙吴。由于与曹魏、蜀汉呈鼎立之势,所统治地区又居于三国之东,故亦称东吴。

7.晋朝(公元265—公元420年),分为西晋与东晋两个时期

西晋(公元266年—公元316年)是中国历史上短暂的大一统王朝之一,西晋国祚仅51年,共5位皇帝,若以灭东吴始,则仅立朝37年。

东晋(公元317年-公元420年),是由西晋宗室司马睿南迁后建立起来的政权,建都洛阳的西晋覆亡,史称东晋,此外,史书中又仿东汉称中汉,称东晋为中晋,寓以晋室中兴之意。

8.十六国时期以及南北朝

西晋灭亡后的一百多年时间里,入侵的北方少数民族先后建立了前赵(匈奴)、后赵(羯)、前燕(鲜卑)、前凉(汉)、前秦(氐)、后秦(羌)、后燕(鲜卑)、西秦(鲜卑)、后凉(氐)、南凉(鲜卑)、西凉(汉)、北凉、南燕(鲜卑)、北燕(汉)、夏(匈奴)、成汉(巴氐)等政权,总称十六国。东晋十六国之后是南北朝,同样是一段大***时期。南朝历经刘宋、南齐、南梁、南陈四朝,北朝历经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和北周五朝。南北朝期间一直是一南一北两个政权并存,二者是相互对峙的关系。

9.隋朝(581年-619年)是中国历史上承南北朝、下启唐朝的大一统王朝。

581年,杨坚定国号为“隋”,定都大兴城,随后南下灭陈朝,统一中国,结束了自西晋末年以来长达近300年的***局面。618年隋恭帝杨侑禅让李渊,619年王世充废隋哀帝,隋朝灭亡,享国38年。

10.唐朝(618年—907年),是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王朝,共二十一位皇帝,享国二百八十九年。因皇室姓李,故又称为李唐。

安史之乱后宦官专权、藩镇割据导致国力渐衰,因黄巢起义影响其根基而灭亡。907年朱温篡唐,唐朝覆亡,中国进入五代十国。

11.五代十国(907年-960年)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大***时期,也是对五代与十国的合称。

五代是指唐朝灭亡后依次更替的位于中原地区的五个政权,即后梁、后唐、后晋、后汉与后周。而在唐末、五代及北宋初,中原地区之外存在过许多割据政权,其中前蜀、后蜀、北汉等十余个割据政权被统称十国。

12.宋朝(公元960年—公元1279年)是上承五代十国下启元朝的朝代,分北宋和南宋两个阶段,共历十八帝,享国三百十九年。

宋朝自陈桥兵变建立政权定都开封,经靖康之乱后迁都杭州建立南宋,至怀宗赵昺共历18位帝王,统治319年。它是中国历史上商品经济、文化教育、科学创新高度繁荣的时代。

13.元朝(1271年-1368年)是中国历史上首次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统治者为蒙古孛儿只斤氏,定都大都(今北京),传五世十一帝。

14.明朝(1368-1644年)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历经十二世,共十六位皇帝,享国二百七十六年。公元1368年,明太祖朱元璋在南京应天府称帝,国号大明。因明朝的皇帝姓朱,故又称朱明。

15.清朝(1644—1912年)是中国历史上第二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也是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历经十二帝,享国267年。1912年2月12日清帝溥仪退位,清朝结束。

16.中华民国公元1912-194937年南京江苏南京孙中山,张作霖。中华人民共和国1949年10月1日成立,首都北京。

隋唐前面是哪个朝代

转载请注明出处记得学习 » 隋唐前面是哪个朝代

学习

晋国前面是哪个朝代

阅读(114)

本文为您介绍晋国前面是哪个朝代,内容包括晋国前面是哪个朝代,晋国下来是哪个朝代,晋国之后是哪个朝代。晋国前面是哪个朝代语文是一个多义词,通常作为语言文字、语言文学、语言文化的简称,其本义为“语言文字”。语文课一般被认为是语言

学习

后周前面是哪个朝代

阅读(124)

本文为您介绍后周前面是哪个朝代,内容包括后周前面是哪个朝代,后周属于哪个朝代,后周前一个朝代是什么。后周前面是哪个朝代后周是五代中的最后一个朝代,那么后周前面是哪个朝代大家是否了解呢?以下是整理的后周前面是哪个朝代,仅供参考,大

学习

靠人不如靠己说说

阅读(90)

本文为您介绍靠人不如靠己说说,内容包括靠人不如靠己说说,说说靠人不如靠己经典语录,靠人不如靠己的心情说说。靠人不如靠己说说随着社交网络的普及,越来越多人钟情于在线上发布说说,用以记录每天的生活,写作和思考。还在苦苦寻找个性、独

学习

色彩的对比教学反思

阅读(100)

本文为您介绍色彩的对比教学反思,内容包括《色彩的对比》教学反思(精选),色彩的和谐教学反思,基本形体的切挖的课后反思。《色彩的对比》教学反思在社会发展不断提速的今天,我们要在课堂教学中快速成长,反思过去,是为了以后。反思应该怎么写

学习

古今胎教方法的对比

阅读(89)

本文为您介绍古今胎教方法的对比,内容包括古今胎教方法的对比,古今胎教方法对比,胎教故事必读经典。古今胎教方法的对比现在一提起胎教,我们想到的可能就是听听音乐或唐诗宋词而已。其实胎教的范围很广,作用不容忽视,古时的胎教远比我们现

学习

留学国家含金量对比

阅读(134)

本文为您介绍留学国家含金量对比,内容包括留学国家含金量对比,目前形势下哪个国家留学最好,留学费用低但含金量高的国家。留学国家含金量对比留学,旧称留洋,一般是指一个人去母国以外的国家接受各类教育,时间可以为短期或长期(从几个星期到

学习

对比诗歌答题技巧

阅读(95)

本文为您介绍对比诗歌答题技巧,内容包括对比诗歌答题技巧,对比诗歌题做题方法,中国与外国的诗歌对比。对比诗歌答题技巧在日常学习、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诗歌吧,诗歌富于音乐美,语句一般分行排列,注重结构形式的美。

学习

靠人不如靠己经典说说

阅读(102)

本文为您介绍靠人不如靠己经典说说,内容包括人靠自己最经典语录靠人不如靠己经典说说,靠别人靠自己的句子说说,靠人不如靠己求人不如求己说说。人靠自己最经典语录靠人不如靠己经典说说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常常会遇到需要使

学习

描写别墅的优美句子

阅读(129)

本文为您介绍描写别墅的优美句子,内容包括描写别墅的优美句子,描写别墅的优美句子短句,别墅文案吸引人的句子。描写别墅的优美句子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接触过一些经典的句子吧,借助句子,我们可以更好地表达。还在苦苦

学习

别墅文案吸引人的句子

阅读(180)

本文为您介绍别墅文案吸引人的句子,内容包括描写豪华别墅的句子,描写别墅的优美句子,描述别墅院子的句子。描写豪华别墅的句子句子是语言运用的基本单位,它由词、词组(短语)构成,能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如告诉别人一件事,提出一个问题,表示要

学习

描写复古别墅的句子

阅读(124)

本文为您介绍描写复古别墅的句子,内容包括描写复古别墅的句子,描写现代别墅的经典语句,描述别墅的外观的句子。描写复古别墅的句子在平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里,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句子了吧,从语气上分,句子可以分为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

学习

别墅新居入伙贺词

阅读(92)

本文为您介绍别墅新居入伙贺词,内容包括别墅新居入伙贺词(精选),新房入伙开门吉利话文案,新屋乔迁入伙文案。别墅新居入伙贺词一、贺词要怎么写必须有祝贺的文字内容,一般是在一行的开头即首先表示向对方的祝贺。1、标题。采用"祝贺内容+贺

学习

唐朝前面是哪个朝代

阅读(142)

本文为您介绍唐朝前面是哪个朝代,内容包括唐朝前面是哪个朝代,隋朝前面是哪个朝代,唐朝前面是什么朝代皇帝又是谁。唐朝前面是哪个朝代导语:我想生活在唐朝,那个用诗来构造的朝代。安史之乱的践踏,使我感受到了杜甫的悲愤。当他听闻河南河

学习

别墅打水井在什么方位

阅读(98)

本文为您介绍别墅打水井在什么方位,内容包括别墅打水井在什么方位,别墅院子打水井有什么作用,别墅院子水井打在什么位置好。别墅打水井在什么方位虽然现在已经有了自来水,但是有钱人家还是喜欢在自己的别墅庭院打井,喜欢自然和复古的生活

学习

晋国前面是哪个朝代

阅读(114)

本文为您介绍晋国前面是哪个朝代,内容包括晋国前面是哪个朝代,晋国下来是哪个朝代,晋国之后是哪个朝代。晋国前面是哪个朝代语文是一个多义词,通常作为语言文字、语言文学、语言文化的简称,其本义为“语言文字”。语文课一般被认为是语言

学习

后周前面是哪个朝代

阅读(124)

本文为您介绍后周前面是哪个朝代,内容包括后周前面是哪个朝代,后周属于哪个朝代,后周前一个朝代是什么。后周前面是哪个朝代后周是五代中的最后一个朝代,那么后周前面是哪个朝代大家是否了解呢?以下是整理的后周前面是哪个朝代,仅供参考,大

学习

色彩的对比有哪些

阅读(107)

本文为您介绍色彩的对比有哪些,内容包括色彩的对比有哪些,色彩的对比有哪些形式,色彩的对比主要有哪三种。色彩的对比有哪些色彩的对比是色彩规律的一个重要方,以下是整理的色彩的对比有哪些,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冷暖对比是将色彩的色性

学习

太湖有哪些旅游攻略

阅读(97)

本文为您介绍太湖有哪些旅游攻略,内容包括太湖有哪些旅游攻略,太湖旅游攻略自驾游最佳路线,太湖哪个地方最值得去旅游。太湖有哪些旅游攻略说到苏州不可不提太湖,太湖的三分之二在苏州境内,太湖,是苏州的母亲。苏州的西山、东山是最值得观

学习

重庆大学城有哪些大学

阅读(578)

本文为您介绍重庆大学城有哪些大学,内容包括重庆大学城有哪些大学,重庆大学城的大学有哪些,重庆大学城周围有哪些大学。重庆大学城有哪些大学重庆大学城位于重庆市沙坪坝区西部虎溪街道、香炉山街道、丰文街道和陈家桥街道,占地约20平方

学习

世界拳王的绰号都有哪些

阅读(173)

本文为您介绍世界拳王的绰号都有哪些,内容包括世界拳王的绰号都有哪些,著名拳王有哪些,重量级拳王排名前十名。世界拳王的绰号都有哪些拳击(英文:boxing;pugilism,法文:Boxe)是戴拳击手套进行格斗的运动项目。它既有业余的.(也称奥运拳击),也有职

学习

多义的歇后语有哪些

阅读(108)

本文为您介绍多义的歇后语有哪些,内容包括多义的歇后语大全,相同的歇后语,有意义的歇后语。多义的歇后语大全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通常说出歇后语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领会和猜想出它的本意,所以就称为歇后语。下面是语文迷举手之劳的

学习

粤语疑问的语气助词有哪些

阅读(120)

本文为您介绍粤语疑问的语气助词有哪些,内容包括粤语中表示疑问的语气助词,粤语表示疑问的语气助词,粤语中的奇葩语气助词。粤语中表示疑问的语气助词粤语有一些句子的格式与普通话不同。粤语的疑问句与普通话大同小异。只是粤语中较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