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拯字希仁原文及翻译

阅读题《包拯字希仁》答案

阅读是一种主动的过程,是由阅读者根据不同的目的加以调节控制的`,陶冶人们的情操,提升自我修养。阅读是一种理解、领悟、吸收、鉴赏、评价和探究文章的思维过程。阅读可以改变思想、获取知识,从而可能改变命运。以下是整理的阅读题《包拯字希仁》答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原文  

包拯字希仁,庐州合肥人也。

……知天长县,有盗割人牛舌者,主来诉。拯曰:第①归,杀而鬻②之。寻复有来告私杀牛者,拯曰:何为割牛舌而又告之?盗惊服。徒知端州,迁殿中丞。端土产砚,前守缘贡,率取数十倍以遗权贵。拯命制者才足贡数,岁满不持一砚归。召权知开封府,迁右司郎中。拯立朝刚毅,贵戚宦官为之敛手,闻者皆惮之。人以包拯笑比黄河清。童稚妇女,亦知其名,呼曰包待制。京师为之语曰: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

旧制,凡诉讼不得径造庭下。拯开正门,使得至前陈曲直,吏不敢欺。拯性峭直,恶吏苛刻,务敦厚,虽甚嫉恶,而未尝不推以忠恕也。与人不苟合,不伪辞色悦人,平居无私书,故人、亲*皆绝之。虽贵,衣服、器用、饮食如布衣时。尝曰: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者,不得放归本家,死不得葬大茔③中。不从吾志,非吾子若孙也。

(节选自《宋史·包拯传》)

【注释】

①第:只管。②鬻:(yu)卖。③茔:(ying)墓地。

阅读题

3、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填出选项字母)(2分)

A、寻复有来告私杀牛者寻:不久

B、率取数十倍以遗权贵遗:遗留

C、凡诉讼不得径造庭下造:到,往

D、使得至前陈曲直陈:陈述

4、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6分)(1)拯立朝刚毅,贵戚宦官为之敛手,闻者皆惮之。(3分)(2)与人不苟合,不伪辞色悦人。(3分)

5、民间把包拯称为包青天,你认为老百姓这样称呼他的原因是什么?请结合原文简要分析作答。(4分)

答案:

3、(2分)B(遗应解释为馈赠)

4、(6分)(1)包拯在朝廷为人刚强坚毅,皇亲国戚及宦官因此大为收敛,听说(他)的人都害怕他。(大意正确计2分,落实惮的意思计1分)(2)(他)不随便附和别人,不伪装言语和神色来取悦他人。(大意正确计2分,落实辞色的意思计1分)

5、(4分)他办案神明、***公正(1分),为官清廉、为民作主(1分);老百姓以青天称之,表达了百姓对他的敬仰(赞美)之情(2分)。(语意相近即可)

包拯字希仁原文及翻译

转载请注明出处记得学习 » 包拯字希仁原文及翻译

学习

赞美父亲的诗词及句子

阅读(125)

本文为您介绍赞美父亲的诗词及句子,内容包括赞美父亲的诗词,赞美父亲的诗句优美句子,赞美父亲的诗句或名言。赞美父亲的诗词及句子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一些使用较为普遍的句子吧,句子的组成部分,包括主语、谓语、宾语、

学习

关于汉城湖美景的作文

阅读(216)

本文为您介绍关于汉城湖美景的作文,内容包括游汉城湖作文400字四年级,汉城湖美景作文300字,汉城湖作文350字左右。汉城湖公园作文(通用10篇)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许多人都写过作文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题集中,围绕同一主题作深入阐述,切

学习

聊斋志异白于玉简介

阅读(135)

本文为您介绍聊斋志异白于玉简介,内容包括聊斋志异之爱才原文及翻译,聊斋故事梗概原文,聊斋志异白于玉的寓意。《聊斋志异之白于玉》原文及译文引《聊斋志异》,简称《聊斋》,俗名《鬼狐传》,是中国清代著名小说家蒲松龄创作的短篇小说集。

学习

中国古代四大民间故事

阅读(162)

本文为您介绍中国古代四大民间故事,内容包括涂山传说故事大全,涂山氏的传说故事,涂山氏国在什么地方。涂山氏经典传说故事导语:涂山氏,是中国上古时期汉族神话传说中大禹的妻子,最早见于文献《尚书·皋陶谟》和《楚辞·天问》,“娶于涂山,辛

学习

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读书笔记

阅读(123)

本文为您介绍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读书笔记,内容包括政治经济学的序言读书笔记,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读书感悟,政治经济学批判读书笔记。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读书笔记当品味完一本著作后,相信大家一定领会了不少东西,让我们好好写份读书笔记,把

学习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书序言

阅读(143)

本文为您介绍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书序言,内容包括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书序言范文,职业生涯规划书序言,大数据职业生涯规划书序言。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书序言时间的脚步是无声的,它在不经意间流逝,我们又将会有新的际遇,现在这个时候,你会有怎

学习

心不在焉造句

阅读(118)

本文为您介绍心不在焉造句,内容包括心不在焉的意思和造句,心不在焉造句简单一点,心不在焉造句子一年级。心不在焉造句举例心不在焉,意思是心思不在这里,指思想不集中。下面是整理的心不在焉造句举例,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心不在焉造句举

学习

湘绣的代表针法

阅读(140)

本文为您介绍湘绣的代表针法,内容包括湘绣针法有哪些,湘绣针法是什么,湘绣的针法大全。湘绣针法的介绍湘绣是我国的四大名绣之一,是湖南人民创造的一种卓越的手工艺品,具有精湛的技艺和独特的艺术风格。下面为大家介绍湘绣针法,希望能帮到

学习

湘绣的特点介绍

阅读(129)

本文为您介绍湘绣的特点介绍,内容包括湘绣的风格特点,湘绣的特点,湘绣的特点是什么。湘绣的特点介绍绣线的运用,粗细相间,色泽有别,兼以适当夸张。湘绣绣工劈线,是一种特殊技能,湘绣的匀薄细腻与这一技能的日益进步分不开。下面是带来的湘绣

学习

形容朋友相聚的诗词

阅读(149)

本文为您介绍形容朋友相聚的诗词,内容包括形容朋友相聚的诗句,形容朋友相聚喝酒的诗词,形容朋友相聚时感动的诗词。形容朋友相聚的诗词相聚是短暂而又愉快的,在充满激情的聚会之后,互道珍重,又要各奔东西了,所以我们应该珍惜身边的.每一份友

学习

毕业后再相聚文案

阅读(132)

本文为您介绍毕业后再相聚文案,内容包括毕业30年再相聚感言,毕业四十年再相聚,毕业的时候写给朋友的文案。毕业再相聚文案(精选170句)随着社交网络的普及,越来越多人钟情于在网上发布文案,借助文案可以达到宣传文化的目的。那些火遍朋友圈的

学习

九石弓文言文翻译注释

阅读(155)

本文为您介绍九石弓文言文翻译注释,内容包括九石弓文言文的翻译,九石弓文言文,锯箭杆文言文翻译。九石弓的文言文翻译《九石弓》一文讲的是齐宣王射箭的故事,以下是整理的九石弓的文言文翻译,欢迎参考阅读!原文齐宣王好射,悦人之谓己能用强

学习

毕业后再相聚的感言

阅读(125)

本文为您介绍毕业后再相聚的感言,内容包括大学毕业典礼结束语优美句子,成人毕业感言经典句子,毕业后第一次聚会感慨句子。毕业后再相聚的感言(精选13篇)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因某些事或人而萌生出一些想法,这时写感言就再

学习

毕业的诗词

阅读(127)

本文为您介绍毕业的诗词,内容包括毕业的诗词有哪些,毕业的诗词祝福,毕业诗词文案。毕业的诗词花开花落,又到一年毕业季,曾经觉得无比漫长的时光,匆匆就要拉上帷幕,是时候和好友说再见了。在这充满离愁的一刻,你想说些什么?下面是带给大家的毕

学习

焉字在文言文中的翻译

阅读(137)

本文为您介绍焉字在文言文中的翻译,内容包括焉在文言文中翻译成什么意思,焉在文言文翻译是什么,和如羹焉文言文翻译。焉字在文言文中的翻译在年少学习的日子里,我们总免不了跟文言文打交道,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汉语书面语言组成的文章,

学习

南陵别儿童入京原文及翻译

阅读(147)

本文为您介绍南陵别儿童入京原文及翻译,内容包括南陵别儿童入京原文,南陵别儿童入京全文及译文,南陵别儿童入京注音版。南陵别儿童入京原文及翻译《南陵别儿童入京》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创作的歌行体作品。此诗用直陈其事的赋体,又兼采比

学习

常熟有桑悦者文言文翻译

阅读(149)

本文为您介绍常熟有桑悦者文言文翻译,内容包括常熟有桑乐者文言文的翻译,昔有愚人文言文翻译,有才桑悦古文翻译。常熟有桑悦文言文翻译文言文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瑰宝,下面就是为您收集整理的常熟有桑悦文言文翻译的相关文章,希望可以帮

学习

范式访友文言文词语解释

阅读(147)

本文为您介绍范式访友文言文词语解释,内容包括范式访友,荀巨伯访友文言文翻译,范氏访友文言文翻译注释。范式访友文言文翻译文言文翻译是多年来高考的必考内容之一,范式访友选自南朝宋的范晔写的《后汉书》。文中的范式字巨卿,山阳金乡人

学习

书愤原文及翻译

阅读(126)

本文为您介绍书愤原文及翻译,内容包括书愤原文及翻译注释,书愤原文及翻译古诗文网,书愤原文。书愤原文及翻译《书愤》是陆游创作的五首七言律诗,其中第一首是作者的经典作品之一。下面是整理的书愤原文及翻译,大家一起来看看吧。书愤作者

学习

范式守信文言文翻译及注释

阅读(163)

本文为您介绍范式守信文言文翻译及注释,内容包括范式守信也文言文翻译,范式守信文言文重点字词翻译,范式文言文。《范式守信》文言文翻译文言文翻译是一种性练习,它既能考查文言文基础知识的运用,又能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和学生的书面表达

学习

武陵春春晚原文翻译

阅读(143)

本文为您介绍武陵春春晚原文翻译,内容包括武陵春原文及翻译,武陵春春晚原文,武陵春春晚李清照赏析。《武陵春·春晚》原文、翻译及赏析《武陵春·春晚》原文、翻译及赏析1原文: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闻说

学习

解析飘扬的近义词是什么

阅读(151)

本文为您介绍解析飘扬的近义词是什么,内容包括飘扬的近义词是什么,飘扬的近义词是什么标准答案,飘扬的近义词是什么三年级。解析飘扬的近义词是什么近义词,是指词汇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语,如“美好”和“美妙”、“懒惰”和“怠惰”、“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