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个学霸叫康熙

康熙乃学霸皇帝故事

故事,在现实认知观的基础上,对其描写成非常态性现象。是文学体裁的一种,侧重于事件发展过程的描述。强调情节的生动性和连贯性,较适于口头讲述。下面是精心整理的康熙乃学霸皇帝,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康熙乃学霸皇帝

清朝康熙皇帝是中国封建时代一位贤德有为的君主,其功业事迹广为人知。康熙能取得这样的成就,与其多年的知识积累和能力训练有很大关系。康熙勤学好读,在古代帝王中是少见的。“帝王勤求治理,必稽古典学,以资启沃之功”,“未有不以讲学明理为先务”。为此,他身体力行。据其自述:他五岁即知读书,八岁登基后学业大进,到十七八岁,更笃于学。他每天五更(凌晨三到五点)起床先读书,晚上处理完公务,再和大臣讲论研习,以至一度积劳成疾,“痰中带血”,但即便如此也没停顿学业,可见其用功之勤。成年之后,日理万机,仍学习不辍。“朕于政务余闲,惟日研精经史。”每天他坚持与文臣讲说经典,虽风雨寒暑,南巡北狩,都不间断。康熙的读书治学态度,久为后人所称道。

以经典著作为阅读根本,同时博览群书

康熙的阅读书目,以中国传统经史典籍为核心:“自古经史书籍,所重发明心性,裨益政治,必精览详求,使成内圣外王之学。”特别是对儒家经典,更是视为根本,反复研习。他评论“五经”:《周易》有天人感应的奥义,《尚书》有帝王政事的法则,《诗经》有表达人情的道理,《礼记》有讲求礼仪的内涵,《春秋》则有先圣的褒贬寓意。这些经典都是“智识精明,涵养深厚”,为“畜德”(积蓄德性)之根本。史书记载历代兴衰、治国之道,经验教训尽在其中,记事之间又往往暗寓褒贬,启德益智,也同样为历代帝王所重视,成为继儒家经典之后的又一类必读书籍。众多史籍中,《资治通鉴》“事关前代得失,甚有裨于治道”,最受推崇。经史典籍中所灌注的儒家学说,作为中国古代最重要的思想资源和主流意识形态,自然受到康熙的推崇,而达到其树立权威、为民轨范的效果。作为一位封建帝王,他所看重的经典以及秉持的观点、态度,当然有其保守迂腐的一面,但单就这种重视经典,重视核心价值,重视精神力量,希望通过经典弘扬道德、匡正世风的做法,还是有其积极意义的。

不同于多数被深宫遮蔽了眼目的封建帝王,康熙具有强烈的探索精神和求知欲望。在康熙的书单中,除了经史典籍这些“传统科目”外,还有中外古今方方面面的书籍。从诸子百家、佛经道藏、医卜星相、书画法帖,甚至西方舶来的天文历算等,康熙都有不同程度的研读,可谓是博览群书。对有些方面的知识,甚至还颇为精通。比如,他自称曾学习算术天文地理,“靡不详究”;音韵学研习了二十年,即便没去过的地方,当地人的口音都知晓;地理学也是自幼留心,凡古今山川名号,哪怕边境荒野,也要考据书籍,务得其正。其中虽不免有些自负,但终可见其用功之深。当然,康熙选择“杂书”的标准,还是要看其是否符合儒家经典的“义理”。对那些他看来是“芜秽不经之书,浅陋之文”,是绝对摒弃,甚至禁绝的。以经典义理为品评书籍的尺度,是否恰当?见仁见智。不过能依循一定的标准,处理好读书“精”与“博”的关系,还是非常必要的'。

读书应树立志向,持之以恒

康熙认为,读书能坚持下来,学有所成,首先必须树立志向:“志为进德之基……志之所趋,无远弗届,志之所向,无坚不入。”立下读书的志向,学习才有了前进的根本支撑和动力。立志之后,还要坚持不懈加以施行,不能间断。因为人心是最灵、最聪明的,但最灵、最聪明,也就最容易被诱惑、起杂念。即便立下了志向,也会变动不居,难以实现。所以必须坚持,才能心无旁骛。为此,康熙还特别撰写了一篇《读书贵有恒论》,告诫人们读书学习就怕始勤终惰。只有持之以恒,敦行不怠,才能“智日广而能日崇”,切不可朝勤夕懈、进锐退速,结果一事无成。

为了坚定志向、鼓励坚持,康熙还强调读书学习不可有畏难情绪。他嘲笑那些读书时总抱怨“我不行啊”“我做不到啊”的人纯粹愚人自误。学习,特别是初学,确实艰难辛苦,这时决不能畏缩放弃,一定要有“坚定不移之志”,同时又要具备“勇猛精进之心”“贞常永固、不退转之念”,锲而不舍,才能学有所成。

“读书”“讲论”“思虑”“行事”相结合

对于学习的具体方法和步骤,康熙有一个“读书”“讲论”“思虑”“行事”四位一体的办法。他曾引宋儒之说:“穷理非一端,所得非一处。或在读书上得之,或在讲论上得之,或在思虑上得之,或在行事上得之。”“读书”的好处是多,“讲论”的好处是快,“思虑”的好处是深,“行事”的好处是实。四者虽然并行,但实则不可偏废,要综合并用。康熙自己正是如此实践的。

康熙读书之多,前文已述,自不必说。“讲论”上,康熙认为单纯的阅读或听讲,往往一带而过,无法深入思考,甚至会使学习活动流于形式,所以必须通过亲身讲解、论辩,复述知识,整理思想,才能使学问深入扎实。所以在宫廷讲学活动中,康熙特别要求每次讲官讲完,他自己再讲一遍。遇到有一字一句疑惑未明之处,都要和大臣们反复讨论,一定要到义理贯通为止。而讲论的根本在于“思虑”,他曾说:“学问之道,在于实心研索。”读书讲学之后,若不思考,便是徒务虚名,于身心何益?所以康熙说他每次讲读学习之后,都要再三深思推究,务要做到道理明彻。

在思考和讲说之外,康熙还非常重视“行事”,也就是实践。他认为做学问当不尚空谈,唯有亲身践行,方能得益。而实践的对象,在康熙看来,就是平常的人伦日用:修身先从谨言慎行做起,齐家先从尊亲敬长做起,穷理先从读书论道做起。只有把崇高的理想、目标转化为“至近至易”之事,才好去践行、去贯彻,也才最容易见成效。为了对书本知识加以验证,康熙甚至进行科学试验。比如他利用旗子测风向,发现各地在同一时间风向不一,于是认为古语“隔里不同风”所言准确。他还用来华欧洲人传授的单摆测定声速法,实验《易经》中“震(雷)惊百里”的说法,也认为可信。总之,康熙力求把读书、思考、讲论、实践贯通起来,以不断提升学习的效果。

不可尽信书

由于在读书学习中重视思考、实践,康熙也养成了不尽信书的阅读观。他曾指出很多书籍,包括一些古籍正史的内容,往往不可完全凭信。记事出错,尚在其次,若是观点、道理谬误,则更加危险。所以他告诫子孙,看书不可被书所愚弄。他还例举汉代大儒董仲舒文章中的话“风不鸣条,雨不破块,谓之升平世界”——刮风不吹动枝条,下雨不冲散土块,就是升平世界——果真如此吗?康熙大不以为然:果真风不鸣条,那草木如何振作生长?雨不破块,田地又怎么播种耕耘?如此写法,无非是粉饰空文而已,不可信以为真。即便一些书中道理看来不错,康熙认为也不可过分拘泥。他举《礼记》中“昏定晨省”(即孝子侍奉父母,晚间要服侍就寝,早上要省视问安)为例,告诫皇子说:昏定晨省,无非是要告诉人们,做儿子的要竭尽孝心。读书人得其意蕴即可,不应拘泥文辞,非要每天早晚刻板执行。他拿自己打比方:朕子孙众多(康熙仅成年的皇子就有24人),每天早起都挨个来给我请一次安,晚上再都挨个来给我请一次安,估计我这皇帝连吃顿饭的闲功夫都没有了,根本行不通。所以“凡人读书,俱究其本意而得之于心”,就好了。

康熙简介

爱新觉罗·玄烨,生于1654年5月4日,逝世于1722年12月20日,即清圣祖,年号康熙,为清朝第四位皇帝,清定都北京后第二位皇帝。蒙古人称康熙为恩赫阿木古朗汗或阿木古朗汗,西藏尊称为“文殊皇帝”。顺治帝第三子,母亲为孝康章皇后佟佳氏。

康熙皇帝8岁登基,14岁亲政,在位61年零10月,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

康熙皇帝执政初期挫败权臣鳌拜,完全夺回朝廷大权,开始真正亲政阶段。军事上,取得对三藩、沙俄的战争胜利;消灭在台湾的明郑政权;三征噶尔丹,并取得胜利;创立“多伦会盟”取代战争,联络蒙古各部;意*以条约确保清朝政府在黑龙江的领土控制。政治上,加强中央集权。经济上,注意休养生息,发展经济,笼络汉族士人。

康熙六十一年农历十一月十三日,皇帝崩于畅春园,终年68岁,庙号圣祖,谥号合天弘运文武睿哲恭俭宽裕孝敬诚信功德大成仁皇帝,葬于景陵。

有个学霸叫康熙

转载请注明出处记得学习 » 有个学霸叫康熙

学习

在家练声的最佳方法

阅读(142)

本文为您介绍在家练声的最佳方法,内容包括在家练声的方法,在家练声最好的方法,在家小声练声。在家练声的方法歌唱声音的主要表现力就在于声音的连贯优美,只有连贯的声音才能唱出动人的旋律线来。如何在家练声?有在家练声方法哪些?在家练

学习

乃的组词和拼音

阅读(132)

本文为您介绍乃的组词和拼音,内容包括乃的组词,乃的组词大全,乃的组词是什么有哪些。乃的组词组词,通常是指把单个汉字与其他合适的汉字搭配而组成双音节或多音节词语,常作为初等学校语文练习内容之一,一个汉字可以和多个其他字甚至本身组

学习

夜深人静无可奈何的文案

阅读(165)

本文为您介绍夜深人静无可奈何的文案,内容包括以声写静的作文(通用),以声写静的作文100字,以声写静的文字20字以上。以声写静的作文(通用72篇)在平平淡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对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题集中,围绕同一主题作深入

学习

吃午饭作文100个字

阅读(172)

本文为您介绍吃午饭作文100个字,内容包括吃午饭作文(精选),吃午饭作文怎么写,午饭作文10个字。吃午饭作文(精选42篇)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许多人都有过写作文的经历,对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要求篇章结构完整,一定要避免无结尾作文的出现。你

学习

用即使也不是而是造句

阅读(142)

本文为您介绍用即使也不是而是造句,内容包括用不是而是连也造句,可不是而是造句大全,用不是而是造句三年级。用不是而是连也造句以下整理的词语不是而是连也造句。造句是一种重要的语文练习形式,在小学语文学习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所

学习

我和爸爸做午饭的事作文

阅读(182)

本文为您介绍我和爸爸做午饭的事作文,内容包括爸爸的午饭作文,爸爸做的午饭作文,我和爸爸的中午饭作文。爸爸的午饭作文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写过作文吧,借助作文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那么,怎么去写作文呢?以下是为大

学习

作业左右

阅读(139)

本文为您介绍作业左右,内容包括抄作业作文(通用),初中生同步作文大全,手写作业作文。抄作业作文(通用28篇)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许多人都有过写作文的经历,对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是由文字组成,经过人的思想考虑,通过语言组织来表达一个主题

学习

文言文虚词乃的用法和意义

阅读(160)

本文为您介绍文言文虚词乃的用法和意义,内容包括文言文虚词“乃”的用法,虚词乃的用法,初中文言文虚词乃的用法。文言文虚词“乃”的用法文言虚词包括(代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常见文言虚词20个。(文言文中)一般不作句子成分,

学习

字迹暴露15种性格

阅读(148)

本文为您介绍字迹暴露15种性格,内容包括心理测试:从字迹看性格,心理测试细微动作看出隐藏性格,心理测试能查出人的性格。心理测试:从字迹看性格从字体可以看出一个人的性格,这种说法古今中外都有流传,不过,大家是否知道如何正确的从字迹判断

学习

傍字组词

阅读(185)

本文为您介绍傍字组词,内容包括用傍字的组词及拼音,傍字的拼音,傍组词两个字。用傍字的组词及拼音组词,通常是指把单个汉字与其他合适的汉字搭配而组成双音节或多音节词语,常作为初等学校语文练习内容之一,一个汉字可以和多个其他字甚至本

学习

傍字的组词有哪些词语

阅读(136)

本文为您介绍傍字的组词有哪些词语,内容包括傍字的组词有哪些,傍字的组词,傍怎么组词二年级。傍字的组词有哪些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习中,大家都经常看到词语的身影吧,词语是从内部言语向外部言语的过渡,即从经过压缩的简要的、自己能明白

学习

称赞老师的诗句和名言

阅读(119)

本文为您介绍称赞老师的诗句和名言,内容包括称赞老师的诗句,称赞老师的诗句写得好,称赞老师的经典语录。称赞老师的诗句在学习、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一些耳熟能详的`诗句吧,诗句是组成诗词的、高度凝练的句子。那什么样的诗句

学习

称赞苏轼的诗句有哪些

阅读(166)

本文为您介绍称赞苏轼的诗句有哪些,内容包括称赞苏轼的诗句,称赞苏轼的诗,苏轼被贬的诗句。称赞苏轼的诗句在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一些耳熟能详的诗句吧,诗句饱含丰富的感情和想象。那么你有真正了解过诗句吗?以下是收集整

学习

称赞教学反思以上

阅读(101)

本文为您介绍称赞教学反思以上,内容包括称赞的教学反思,二年级上册称赞的教学反思,称赞的教学设计及反思。称赞的教学反思身为一位优秀的老师,我们需要很强的教学能力,借助教学反思我们可以学习到很多讲课技巧,那么写教学反思需要注意哪些

学习

哭竹生笋的简短故事

阅读(168)

本文为您介绍哭竹生笋的简短故事,内容包括哭竹生笋的成语故事,哭竹生笋的历史典故,哭竹生笋成语故事。哭竹生笋的成语故事成语故事:哭竹生笋的故事三国时期,在吴国有一个叫孟宗的人。他很小的时候父亲就死了,家里失去了男丁,所以生活比较困

学习

幼儿绘本故事小刺猬要花衣

阅读(174)

本文为您介绍幼儿绘本故事小刺猬要花衣,内容包括《爱穿花衣的小刺猬》托班教案(精选),小刺猬要花衣儿童故事,小班小刺猬穿花衣教案。《爱穿花衣的小刺猬》托班教案(精选7篇)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

学习

一波三折的有趣童话故事

阅读(106)

本文为您介绍一波三折的有趣童话故事,内容包括银鼻子绅士童话故事,比较有名的儿童童话故事,长鼻子人物的童话故事。银鼻子绅士童话故事从前,有一个洗衣妇,她的男人早死了,她一个人带着三个女儿不停地干活,想多赚点钱。尽管这样,她们还是过着

学习

古诗清明改写故事

阅读(149)

本文为您介绍古诗清明改写故事,内容包括古诗《清明》改写500字,把古诗清明改写成剧本,古诗清明改写成五字诗。古诗《清明》改写500字无论在学习、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都接触过很多优秀的古诗吧,古诗有四言、五言、七言、杂言等多种形式。

学习

互相谦让的故事100个字

阅读(148)

本文为您介绍互相谦让的故事100个字,内容包括谦让的故事(精选),历史上谦让的故事,关于邻里间谦让体谅的故事。谦让的故事(精选20篇)谦让作为中华民族的一种传统美德,在处处讲求竞争的现代社会,似乎越来越受到人们的质疑。下面是整理的谦让的故

学习

吴姓的故事

阅读(148)

本文为您介绍吴姓的故事,内容包括百家姓吴姓的故事,百家姓吴姓的起源,百家姓吴姓专场。百家姓吴姓的故事《百家姓》是一部关于汉字姓氏的作品。按文献记载,成文于北宋初。原收集姓氏411个,后增补到504个,其中单姓444个,复姓60个。以下是为大

学习

一个刻骨铭心的励志故事

阅读(90)

本文为您介绍一个刻骨铭心的励志故事,内容包括一年往矣,吾心何在励志故事,从古到今的励志故事,人心处处有感恩的励志故事。一年往矣,吾心何在励志故事故事:在现实认知观的基础上,对其描写成非常态性现象。是文学体裁的一种,侧重于事件发展

学习

家训家风故事勤俭节约

阅读(134)

本文为您介绍家训家风故事勤俭节约,内容包括关于勤俭节约的家风家训的句子(精选),勤俭节约家风家训作文1000字,关于勤俭节约家风家训的小故事。关于勤俭节约的家风家训的句子(精选240句)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收藏过自己喜欢的句子吧,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