氓原文赏析

《氓》原文及赏析

《氓》诗是诗人现实生活典型情绪的再现,诗人不自觉地运用了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歌唱抒述自己悲惨的遭遇,起了反映、批判当时社会现实的作用。接下来为大家收集整理了《氓》原文及赏析,欢迎参考借鉴。

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送子涉淇,至于顿丘。匪我愆期,子无良媒。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乘彼垝垣,以望复关。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尔卜尔筮,体无咎言。以尔车来,以我贿迁。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自我徂尔,三岁食贫。淇水汤汤,渐车帷裳。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言既遂矣,至于暴矣。兄弟不知,咥其笑矣。静言思之,躬自悼矣。

及尔偕老,老使我怨。淇则有岸,隰则有泮。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译文

那个人老实忠厚,怀抱布匹来换丝。其实不是真的来换丝,是找个机会谈婚事。送郎君渡过淇水,一直送到顿丘。并非我要拖延约定的婚期而不肯嫁,是因为你没有找好媒人。请郎君不要生气,秋天到了来迎娶。

登上那倒塌的墙壁,遥向复关凝神望。复关没有见到盼望的人,眼泪簌簌掉下来。情郎即从复关来,又说又笑喜洋洋。你去卜卦求神仙,卜筮的结果没有不吉利。你用车来迎娶,我带上嫁妆嫁给你。

桑树还没落叶的时候,桑叶像水浸润过一样有光泽。唉那些斑***呀,不要贪吃桑葚。哎年轻的姑娘们呀,不要沉溺在与男子的情爱中。男子沉溺在爱情里,还可以脱身。女子沉溺在爱情里,就无法摆脱了。

桑树落叶的时候,它的叶子枯黄,纷纷掉落了。自从嫁到你家,多年来忍受贫苦的生活。淇水波涛滚滚,水花打湿了车上的布幔。我女子没有什么差错,男子行为却前后不一致了。男人的爱情没有定准,他的感情一变再变。

婚后多年守妇道,繁重家务劳动没有不干的。起早睡迟,朝朝如此,不能计算了。你的心愿实现后,渐渐对我施凶暴。兄弟不知道我的遭遇,见面时都讥笑我啊。静下心来细细想,只能独自伤心。

当初曾相约和你一同过到老,偕老之说徒然使我怨恨罢了。淇水滔滔终有岸,沼泽虽宽终有尽头。回想少时多欢乐,谈笑之间露温柔。海誓山盟犹在耳,哪里料到你会违反誓言。莫再回想背盟事,既已终结便罢休!

注释

1、氓:《说文》“氓,民也。”本义为外来的百姓,这里指自彼来此之民,男子之代称。蚩(chī)蚩:通“嗤嗤”,笑嘻嘻的样子。一说憨厚、老实的样子。

2、贸:交易。抱布贸丝是以物易物。

3、“匪来”二句:是说那人并非真来买丝,是找我商量事情来了。所商量的事情就是结婚。匪:通“非”,读为“fěi”。即:走近,靠近。谋:商量。古音咪(mī)。

4、淇:卫国河名。今河南淇河。

5、顿丘:地名。今河南清丰。丘:古读如“欺”。

6、愆(qiān):过失,过错,这里指延误。这句是说并非我要拖延约定的婚期而不肯嫁,是因为你没有找好媒人。

7、将(qiāng):愿,请。无:通“毋”,不要。

8、乘:登上。垝(guǐ)垣(yuán):倒塌的墙壁。垝,倒塌。垣,墙壁。

9、复关:①复,返。关:在往来要道所设的关卡。女望男到期来会。他来时一定要经过关门。一说“复”是关名。②复关:卫国地名,指“氓”所居之地。

10、涕:眼泪;涟涟:涕泪下流貌。她初时不见彼氓回到关门来,以为他负约不来了,因而伤心泪下。

11、载(zaì):动词词头,无义。

12、尔卜尔筮(shì):烧灼龟甲的裂纹以判吉凶,叫做“卜”。用蓍(shī)草占卦叫做“筮”。体:指龟兆和卦兆,即卜筮的结果。

13、咎(jiù):不吉利,灾祸。无咎言:就是无凶卦。

14、贿:财物,指嫁妆,妆奁(lián)。以上四句是说你从卜筮看一看吉凶吧,只要卜筮的结果好,你就打发车子来迎娶,并将嫁妆搬去。

15、沃若:犹“沃然”,像水浸润过一样有光泽。以上二句以桑的茂盛时期比自己恋爱满足,生活美好的时期。

16、于嗟***兮:于:通“吁”(xū)本义为表示惊怪、不然、感慨等,此处与嗟皆表感慨。***:斑***。传说斑***吃桑葚过多会醉。

17、耽(dān):迷恋,沉溺,贪乐太甚。

18、说:通“脱”,解脱。

19、陨(yǔn):坠落,掉下。这里用黄叶落下比喻女子年老色衰。黄:变黄。其黄而陨:犹《裳裳者华》篇的“芸其黄矣”,芸也是黄色。

20、徂(cú):往;徂尔:嫁到你家。

21、食贫:过贫穷的生活。

22、汤(shāng)汤:水势浩大的样子。

23、渐(jiān):浸湿。帷(wéi)裳(cháng):车旁的布幔。以上两句是说被弃逐后渡淇水而归。

24、爽:差错。

25、贰:“貣(tè)”的误字。“貣”就是“忒”,和“爽”同义。这里指爱情不专一。以上两句是说女方没有过失而男方行为不对。

26、罔:无,没有;极:标准,准则。

27、二三其德:在品德上三心二意,言行为前后不一致。

28、靡室劳矣:言所有的家庭劳作一身担负无余。室劳:家务劳动。靡:无。

29、“夙兴”二句:就是说起早睡迟,朝朝如此,不能计算了。夙:早。兴:起来。

30、言既遂矣:“言”字为语助词,无义。既遂:就是《谷风》篇“既生既育”的意思,言愿望既然已经实现。

31、咥(xì):笑的样子。以上两句是说兄弟还不晓得我的遭遇,见面时都讥笑我啊。

32、静言思之:静下心来好好地想一想,言:音节助词,无实义。

33、躬自悼矣:自身独自伤心。躬,自身;悼,伤心。

34、“及尔”二句:当初曾相约和你一同过到老,偕老之说徒然使我怨恨罢了。

35、隰(xí):低湿的地方;当作“湿”,水名,就是漯河,黄河的支流,流经卫国境内。泮(pàn):通“畔”水边,边岸。以上二句承上文,以水流必有畔岸,喻凡事都有边际,而自己愁思无尽。言外之意,如果和这样的男人偕老,那就苦海无边了。

36、总角:古代男女未成年时把头发扎成丫髻,称总角。这里指代少年时代。宴:快乐。

37、晏晏(yàn):欢乐,和悦的样子。

38、旦旦:诚恳的样子。

39、反:即“返”字。不思其反:不曾想过会违背誓言。

40、反是不思:违反这些。是,指示代词,指代誓言。是重复上句的意思,变换句法为的是和下句叶韵。

41、已:了结,终止。焉哉(古读如兹zī):语气词连用,加强语气,表示感叹。末句等于说撇开算了罢!

赏析

《卫风·氓》是一首上古民间歌谣,以一个女子之口,率真地述说了其情变经历和深切体验,是一帧情爱画卷的鲜活写照,也为后人留下了当时风俗民情的宝贵资料。

这是一首短短的夹杂抒情的叙事诗,将一个情爱故事表现得真切自然。诗中女子情深意笃,爱得坦荡,爱得热烈。即便婚后之怨,也是用心专深的折射。真真好一个善解人意、勤劳聪慧、果敢率真、通情明义的鲜明形象。在婚前,她怀着对氓炽热的深情,勇敢地冲破了礼法的束缚,毅然和氓成亲,这在当时来说,是一件难能可贵的事。按理说,婚后的生活应该是和睦美好的。但事与愿违,她却被氓当牛马般使用,甚至被打被弃。原因就是当时妇女在社会上和家庭中都没有地位,而只是的丈夫的附庸。这种政治、经济的不平等决定了男女在婚姻关系上的不平等,使氓得以随心所欲地玩弄妇女而不受制裁,有抛弃妻子解除婚约的权利。“始乱终弃”四字,正可概括氓对女子的罪恶行为。因此她虽曾勇敢地冲破过封建的桎梏,但她的命运,终于同那些在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压束下逆来顺受的妇女命运,很不幸地异途同归了。“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也,不可说也!”诗人满腔愤懑地控诉了这社会的不平,使这诗的思想意义更加深化。诗中女主人公的`惨痛经历,可说是阶级社会中千千万万受压迫受损害的妇女命运的缩影,故能博得后世读者的共鸣。

诗中虽以抒情为主,所叙的故事也还不够完整细致,但它已将女主人公的遭遇、命运,比较真实地反映出来,抒情叙事融为一体,时而夹以慨叹式的议论。就这些方面说,这首诗已初步具备中国式的叙事诗的某些特征。这些特征或多或少地影响到其后二千余年的叙事诗,在《孔雀东南飞》《长恨歌》,直到近代姚燮的《双鸩篇》中似乎都可以看到它的影子。

《氓》诗的结构,是和它的故事情节与作者叙述时激昂波动的情绪相适应的。全诗六章,每章十句,但并不像《诗经》其他各篇采用复沓的形式,而是依照人物命运发展的顺序,自然地加以抒写。它以赋为主,兼用比兴。赋以叙事,兴以抒情,比在于加强叙事和抒情的色彩。

开头一、二章,《诗集传》云:“赋也。”具体描写男子向女主人公求婚以至结婚的过程。那是在一次集市上,一个男子以买丝为名,向女主人公吐露爱情,一会儿嬉皮笑脸,一会儿又发脾气,可谓软硬兼施。可是这位单纯的女子看不透他的本质,说是必须有人来说媒,最后将婚期订在秋天。从此以后,女子朝思暮想,“乘彼垝垣,以望复关”,望不到男子所住的复关,便泪流不止;既见复关,就像见到所恋之人,不禁眉开眼笑。她还打卦占卜,预测婚事的吉凶。及至男方派车前来迎娶,她就带着全部的财物,嫁了过去。这两章叙事真切,历历可见,而诗人作为一个纯情少女的自我形象,也刻画得栩栩如生。方玉润评这一段云:“不见则忧,既见则喜,夫情之所不容已者,女殆痴于情者耳。”(《诗经原始》)一个“痴”字。点出了此女钟情之深。

朱熹《诗集传》谓第三章“比而兴也”,第四章“兴也”,也就是说这两章以抒情为主,诗中皆以桑树起兴,从诗人的年轻貌美写到体衰色减,同时揭示了男子对她从热爱到厌弃的经过。“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以桑叶之润泽有光,比喻女子的容颜亮丽。“桑之落矣,其黄而陨”,以桑叶的枯黄飘落,比喻女子的憔悴和被弃。“于嗟***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则以“戒***无食桑葚以兴下句戒女无与士耽也”(《诗集传》)。桑葚是甜的,***多食则易致醉;爱情是美好的,人多迷恋则易上当受骗。男人沉溺于爱情犹可解脱。女子一旦堕入爱河,则无法挣离。这是多么沉痛的语言!从桑叶青青到桑叶黄落,不仅显示了女子年龄的由盛到衰,而且暗示了时光的推移。“自我徂尔,三岁食贫”,一般以为女子嫁过去三年,但另有一种解释:“三岁,多年。按‘三’是虚数,言其多,不是实指三年。”(程俊英《诗经译注》)实际上是说女子嫁过去好几年,夫妻关系渐渐不和,终至破裂。女子不得已又坐着车子,渡过淇水,回到娘家。她反覆考虑,自己并无一点差错,而是那个男子“二三其德”。在这里女子以反省的口气回顾了婚后的生活,找寻被遗弃的原因,结果得到了一条教训:在以男子为中心的社会里,只有痴心女子负心汉。

诗之五章用赋的手法叙述被弃前后的处境,前六句承上章“自我徂尔,三岁食贫”,补叙多年为妇的苦楚,她起早睡晚,辛勤劳作,一旦日子好过一些,丈夫便变得暴戾残酷。这个“暴”字可使人想像到丈夫的狰狞面目,以及女主人公被欺虐的情景。后四句写她回到娘家以后受到兄弟们的冷笑。《诗集传》释此段云:“盖***奔从人,不为兄弟所齿,故其见弃而归,亦不为兄弟所恤,理固有必然者,亦何所归咎哉,但自痛悼而已。”说女主人公“***奔”,固不足取;但其他的话可以帮助读者理解她当时所受到的精神压力和由此而产生的内心矛盾。

第六章赋兼比兴,在抒情中叙事,当初他们相恋时,有说有笑;男子则“信誓旦旦”,表示白头偕老。可是他还未老时就产生怨恨,而且无法挽回。这里用了两个比喻:浩浩汤汤的淇水,总有堤岸;广阔连绵的沼泽,也有边际。言外之意是:我的痛苦为什么竟没有到头的时候?《诗集传》指出“此则兴也”,其实它是比中有兴。诗人运用这两个比喻,强烈地抒发了一腔怨愤,诉说了弃妇无边无际的痛苦。为了摆脱这些痛苦,她下决心与那男子割断感情上的联系:“反是不思,亦已焉哉!”从此后不再希望他回心转意,算了,算了。然而她果真能做到吗?方玉润认为:“虽然口纵言已,心岂能忘?”(《诗经原始》)是的,从这女子一贯钟情的性格来看,她对男子不可能在感情上一刀两断,这就是今天常说的悲剧性格。

艺术成就

(一)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

《氓》诗是诗人现实生活典型情绪的再现,诗人不自觉地运用了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歌唱抒述自己悲惨的遭遇,起了反映、批判当时社会现实的作用。《氓》是民歌,是口头创作。最初广泛地流传于民间,经过无数劳动人民的反复歌唱、不断修改,到写定时候,才形成现在这样的完整诗篇。人们在流传中,把自己关于恋爱婚姻方面的感受,渗透到歌唱中去,故作品富于现实性。诗中女主人公所叙述的是自己的切身经历,自己的感受,都是真情实感。而这种真情实感在阶级社会中是带有普遍性、典型性的。诗人善于把握题材的各种复杂的矛盾。她抓住自己和氓的矛盾,氓是夫权的代理人,他们从夫妻关系而变为压迫与被压迫的关系,透露了男尊女卑、夫权制度的社会现实。她抓住了自己和兄弟的矛盾,反映了当时社会道德、舆论,是以夫权为中心的思想和弃妇孤立无援的现实。她抓住自己内心的矛盾:婚前没有通过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是否可以同居呢?见了氓就开心,不见氓就伤心,如何解决见与不见的矛盾呢?这些错综复杂的矛盾,结成诗的主要矛盾——封建礼法制度与妇女幸福家庭生活的愿望的矛盾。这是当时社会中极为显著和普遍的现象。其次,《氓》诗人善于塑造人物现象。《氓》诗中有两个形象比较鲜明。一个是狡诈负心的“氓”,一个是善良被弃的“女”。氓是从别处流亡到卫国的一个农民,“抱布贸丝”,点明了他还是个小商人。最初,他“蚩蚩”地假老实,“言笑晏晏”地假温情,“信誓旦”地假忠诚。他用虚伪的手段,欺骗一位天真美貌的少女,获得了她的爱情、身体、劳动力、家私。结婚以后,他便露出真面目了。过去是指天划日地赌咒,现在是“二三其德”地变心;过去是有说有笑地温存,现在是“至于暴矣”,不但***,甚至把她一脚踢出了家门。有人说:氓“婚前是羊,婚后是狼”,这个比喻,既形象,又确切。氓的形象,是夫权制度的产物,是商人唯利是*的产物。诗中又描绘了一位善良的劳动妇女的形象,她最初可能搞些养蚕缫丝的家庭副业,所以有些积蓄。她纯洁天真,入世不深,以致一下子便以心相许了。当她看到氓不高兴时,赶快安慰他:“将子无怨,秋以为期”。她多情,真心爱氓,看不到他时,“泣涕涟涟”,看到他时,“载笑载言”。她勇敢,敢于无媒而和氓同居。她忠诚,把自己和财物都用车子搬到氓家。结婚以后,她安贫,和氓共同过苦日子。她辛勤,把家务劳动一齐挑起来。她坚贞,当家境逐渐好转,遭受丈夫***时,始终不渝地爱氓(女也不爽)。被弃以后,她坚强刚毅,冷静理智,看清氓虚伪丑恶的嘴脸,坚决地和氓决绝。她从一位纯洁多情勇敢的少女,到吃苦耐劳忍辱的妻子,再到坚强刚毅的弃妇。她性格的发展,是随着和氓关系的变化而发展的。此诗通过氓和女两个形象的鲜明对比,谁真谁假,谁善谁恶,谁美谁丑,是很清楚的。当时男女不平等的社会真实面貌,如在目前。所以说,《氓》的作者不自觉地运用了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周扬说:“有文学就有创作方法。‘神话传说’是浪漫主义的渊源,《诗经》是现实主义的渊源。”他这段概括的话,是符合中国文学史的实际情况的。

(二)比和兴的艺术手法

诗人是农村妇女,农村四周的自然景物,是她每天所接触的熟悉的,诗人触物联想,便歌唱起来。第三章的“桑之未落,其叶沃若”是起兴,比喻年青貌美的少女初婚的幸福。第四章的“桑之落矣,其黄而陨”也是起兴,比喻弃妇面容憔悴与被弃的痛苦。第三章的“于嗟***兮,无食桑葚”是对喻,喻下两句“于嗟女兮,无与士耽”。第六章的“淇则有岸,隰则有泮”是反比,比氓的变心是无边无际不可捉摸的。这些,对于塑造形象,突出主题,加强诗的思想意义,都起了积极作用。

(三)对比的表现手法

这是由于现实矛盾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其形式有二:1。句法对比者,如“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士之耽也,犹可说也;女子耽也,不可说也”。这是士和女两种不同人物的对比。“桑之未落”与“桑之落矣”的对比,“不见复关”与“既见复关”的对比,都是互相映衬,收到更好地塑造形象、抒发感情的效果。2。前后对比者,如氓在未婚前是“言笑晏晏,信誓旦旦”;在婚后则“言既遂矣,至于暴矣”。前后不同态度互相映衬,描绘出氓虚伪的本质。

(四)借代修辞

诗是形象思维,不是抽象的说教,要用具体的事物,抒写抽象的意境。形象的语言,容易引起读者想象、共鸣,增强诗的魅力。《氓》诗人用氓住的地方“复关”代表氓,用“总角”代表幼年。以送行之远、乘垣望关表多情。以车来贿迁表同居,以“淇水汤汤,渐车帷裳”表大归。以“三岁”表多年,以“二三”表反复。这和《采薇》诗人用“杨柳依依”代春,“雨雪霏霏”代冬,性质是一样的。收到语言隽永,耐人寻味的效果。

(五)顶真修辞

陈望道《修辞学发凡》说:“顶真是用前一句的结尾来做后一句的起头,使邻接的句子头尾蝉联,而有上递下接趣味的一种修辞法。”这种修辞,多见于歌曲。这可能由于集体歌唱,口耳相传,此唱彼和,互相衔接,便于记诵所产生的一种句式。如“抱布贸丝,匪来贸丝”,“以望复关,不见复关”,“无与士耽,士之耽兮”,“及尔偕老,老使我怨”,“不思其反,反是不思”等,都是《氓》诗中的顶真句。蝉联词不一定都在句首,有的在句中,它们的作用是一样的,都是加强诗的音乐性。

(六)叹辞的应用

诗人抒发猛烈的感情或深沉的思想的时候,经常用一种呼声或感叹辞来表达。如当她追叙婚前恋爱生活的时候,感情比较稳定,没有使用叹辞。第三章转入抒情,感情激昂,连用两个“于嗟”(哎呀),三个“兮”(啊)字,两个“也”(呀)字。第四章对“桑落”有所感,用了一“矣”字。第五章诉说被丈夫***,被兄弟讥笑,情绪最激动,连用六个“矣”字,借表她沉痛的心情和口气。最后一章对氓表示愤慨和决绝,加强了语气,拖长了音调,坚决地唱出“亦已焉哉”(也就算了吧)!“焉哉”二字连用,就像歌剧幕终,使人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之感。

(七)呼告的表现手法

由于诗人感情的强烈,对所爱者或所憎者,虽不在面前,但觉得如在面前,向他陈诉或斥责,这就是呼告的特征。它在抒情诗中用得最普遍。《氓》诗第三章诗人叙述她的被弃,心情愤激,把个人的命运和当时一般女子的命运联系起来,仿佛有一群青年女子在她面前,她把自己的痛苦告诉她们,在恋爱过程中,要警惕男子将来会变心,自己将难摆脱祸害:“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这几句呼告,唱出了对男女不平等社会现象的强烈悲愤。第六章又转为呼告的形式,“及尔偕老,老使我怨”,这时好像氓站在面前,斥责他的誓言是个欺骗。接着以少时两情融洽,言笑宴宴,信誓旦旦的情景,反衬氓今日的负心。悲愤之情,又达到了高潮。最后又高呼“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如果这里不用呼告手法向氓发出斥责,是不足以解恨的。

这首诗音调铿锵自然,富有真情实感。诗中用了不少“蚩蚩”、“涟涟”、“汤汤”、“晏晏”、“旦旦”等叠字形容词,它们不但起了摹声绘貌的作用,且加强了诗的音乐性。《诗经》民歌的章法,多半是叠章复唱的。由于《氓》诗作者感情复杂,叙事曲折,故分章而不复唱,这在《国风》民歌中是少见的。

氓原文赏析

转载请注明出处记得学习 » 氓原文赏析

学习

我们爱和平作文

阅读(127)

本文为您介绍我们爱和平作文,内容包括我们爱和平作文100字,我的心愿和平作文500字,和平作文10篇。我们爱和平作文(精选22篇)在平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经常接触到作文吧,借助作文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那么问题来了,到底应如

学习

多重耐药菌的防控措施是

阅读(113)

本文为您介绍多重耐药菌的防控措施,内容包括多重耐药菌的防控措施是,多重耐药菌的防控措施试卷,防控多重耐药菌的方法。多重耐药菌的防控措施个人病毒防控的注意事项需要做到以下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加强体育锻炼、做好防护、接种

学习

妈妈对我的爱100个字作文

阅读(143)

本文为您介绍妈妈对我们的爱400字作文,内容包括妈妈对我的爱100个字作文,妈妈的爱小学作文通用15篇,妈妈对我的爱作文100多个字数。妈妈对我们的爱作文(通用31篇)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大家对作文都再熟悉不过了吧,作文是一种言语活动,具有高度

学习

边城所表达的情感

阅读(144)

本文为您介绍边城深度解析及感悟,内容包括边城所表达的情感,边城中的悲惨与感动,边城关于爱情的故事。关于《边城》情感内涵的多重解读《边城》里的感情的矛盾是全书最有探讨意义的地方。下面给大家带来关于《边城》情感内涵的多重解读

学习

最好的我们经典语录摘抄

阅读(132)

本文为您介绍最好的我们感人台词,内容包括最好的我们经典语录摘抄,电影最好的我们台词经典语录,最好的我们里面优美的句子。关于写最好的我们台词《最好的我们》是北京爱奇艺科技有限公司出品的一部校园青春网络剧,改编自八月长安的同名

学习

你有多重要阅读及答案

阅读(149)

本文为您介绍你有多重要阅读答案,内容包括你有多重要阅读及答案,你有多重要,你有多重要阅读答题。你有多重要阅读答案在各个领域,我们很多时候都不得不用到阅读答案,阅读答案有助于我们领会解题思路,掌握知识点。还在为找阅读答案而苦恼吗?

学习

我爱春天的作文左右

阅读(102)

本文为您介绍我爱春天作文300字,内容包括我爱春天的作文400字左右,我爱乡村的春天作文400字,我爱春天作文150字。我们爱春天作文(精选60篇)作文是经过人的思想考虑和语言组织,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作文分为小学作文、中

学习

转换思维天地宽作文素材

阅读(110)

本文为您介绍转换思维天地宽作文,内容包括转换思维天地宽作文素材,转换思维天地宽作文800字,转换思维的作文。转换思维天地宽作文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习中,大家都写过作文吧,作文根据写作时限的不同可以分为限时作文和非限时作文。一篇什么

学习

道德与利益话题作文

阅读(124)

本文为您介绍道德与利益作文议论文,内容包括道德与利益话题作文1000字,道德与利益相统一作文800字,道德与利益800字作文高中。道德与利益的高中作文(精选21篇)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接触过作文吧,根据写作命题的特点,作文可

学习

对朱自清背影的理解

阅读(156)

本文为您介绍朱自清背影深刻解析,内容包括对朱自清背影的理解,对朱自清背影的感悟,对朱自清背影的名家解读。对朱自清《背影》多重主题的解读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课文吧?以下是精心整理的对朱自清《背影》多重主题的解

学习

利益看透人心的文案

阅读(224)

本文为您介绍关于利益人性的文案,内容包括利益看透人心的文案,双十一文案怎么写,人与人之间的利益文案。双十一利益点文案大全无论在学习、工作或是生活中,越来越多人会在社交平台上发布文案,借助文案可以达到宣传文化的目的。那么你有真

学习

目送句子仿写

阅读(133)

本文为您介绍目送句子,内容包括目送句子仿写,目送句子赏析,目送句子摘抄加赏析。目送句子在日常学习、工作抑或是生活中,说到句子,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不同的句子类型在文章中具有不同的作用。那什么样的句子才是经典的呢?下面是帮大家整理

学习

目送中的优美语句摘抄

阅读(104)

本文为您介绍目送优美句子摘抄100字,内容包括目送中的优美语句摘抄,目送好词摘抄大全,目送摘抄优美段落。目送优美句子摘抄在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一些耳熟能详的句子吧,根据句子的语气用途不同,句子可以划分为不同类型。你

学习

目送讲的什么

阅读(119)

本文为您介绍目送的深度解读,内容包括目送讲的什么,目送解读,目送里面哪几篇值得读。龙应台《目送》赏析《目送》是作家龙应台继《孩子你慢慢来》《亲爱的安德烈》后,龙应台再推出思考“生死大问”的作品,是一本感悟性的人生之书。下面是

学习

雨晴原文及翻译赏析

阅读(174)

本文为您介绍雨晴古诗译文,内容包括雨晴原文及翻译赏析,雨晴古诗前两句赏析,雨晴诗词全文。《雨晴》原文及翻译赏析(精选8篇)《雨晴》是唐代诗人王驾创作的一首七绝。此诗选取简单平常的景物,描绘了雨过天晴后花园的衰败情态,表达了作者的惜

学习

处世悬镜原文及译文

阅读(174)

本文为您介绍处世悬镜的原文及译文,内容包括处世悬镜原文及译文,处世悬镜全部译文,处世悬镜译文完整版。《处世悬镜》的原文及译文引导语:《处世悬镜》是一本教人如何为人处世的经典古书。作者为南北朝傅昭。下面是为你带来的《处世悬镜

学习

蝶恋花晏殊原文

阅读(102)

本文为您介绍蝶恋花晏殊背后故事,内容包括蝶恋花晏殊原文,蝶恋花晏殊讲解,蝶恋花晏殊重要句子。有关蝶恋花晏殊《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是宋代文学家晏殊的词作。此词写深秋怀人。下面是收集整理的有关蝶恋花晏殊。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学习

晏殊浣溪沙赏析及答案

阅读(117)

本文为您介绍晏殊浣溪沙赏析,内容包括晏殊浣溪沙赏析及答案,晏殊浣溪沙赏析百度百科,晏殊浣溪沙古诗赏析。晏殊《浣溪沙》赏析诗词,是指以古体诗、近体诗和格律词为代表的中国汉族传统诗歌。亦是汉字文化圈的特色之一。通常认为,诗较为适

学习

赋得古原草送别原文

阅读(146)

本文为您介绍赋得古原草送别古诗原文,内容包括赋得古原草送别原文,赋得古原草送别原文翻译,赋得古原草送别译文。赋得古原草送别原文及译文古诗文主要指中国古代的`诗歌和散文,拥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内涵。以下是收集整理的《赋得古原草送

学习

阿q正传赏析

阅读(183)

本文为您介绍阿q正传赏析,内容包括阿q正传赏析100字,阿q正传赏析摘抄,阿q正传赏析解读。《阿Q正传》赏析《阿Q正传》是鲁迅创作的中篇小说,创作于1921年12月,最初发表于北京《晨报副刊》,后收入小说集《呐喊》。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阿Q正

学习

游月陂程颢赏析

阅读(141)

本文为您介绍游月陂的陂怎么读,内容包括游月陂程颢赏析,游月陂翻译完整版,游月陂表达的感情。《游月陂》的阅读答案在现实的学习、工作中,我们或多或少都会接触到阅读答案,借助阅读答案我们可以分析自己学习过程中的得与失。大家知道什么

学习

兰亭集序重点句常考原文及翻译

阅读(142)

本文为您介绍兰亭集序重点句翻译常考,内容包括兰亭集序重点句常考原文及翻译,兰亭集序重点句子翻译,兰亭集序重要句翻译。兰亭集序重点句翻译《兰亭集序》作为高中的重点课文,在考试中也时有出现,以下便是整理的《兰亭集序》中易考到的句